陕县新型灌溉技术使农业增效
陕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临黄河中游接山西省,属三门峡市。区内已形成了以能源、化工、机械、轻纺、皮革加工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陕县麻花、陕县糟蛋、陕县观音堂酱牛肉等;旅游景点有陕县古城、硖石城、安国寺等。全县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水资源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
地表水资源量为2.16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13.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主要是西部黄土地区,水资源量为7316万立方米。陕县共有大小河流3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5条。境内共有泉水85处。其中,地处交通要道和名胜风景区的大营镇温塘村温泉,水温高达62℃,时补给量6000吨。
截至目前,陕县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万多亩,其中管道灌溉1万6千余亩,滴管近8000亩,小管出流一千亩,微喷近六千亩,年节水三百万立方米。由于灌溉形式的改善,种植结构得到优化,烟叶、果品和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亩产值均在1万5千元以上。日前,记者对陕县节水灌溉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民生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采访。三门峡市还把陕县节水灌溉经验作为典型在全市进行推广。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陕县已建成近8000亩高效节水灌溉田,每年每亩地可节约100立方的灌溉用水,每年总共可节约近八十万立方沙沙。目前已形成了,山上有大水池,山下有水塘的有利局面,目前全县农村已基本摆脱了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日子。